主要論述了融資業務論文范文相關參考文獻.
關鍵詞:國際貿易融資;壁壘;大宗商品;發展模式

中圖分類號:F832.33;F752 文獻標志碼:A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7.07.043
随着全球貿易的進一步加深,不論從貿易交易對手的數量来看,還是從貿易所涉及的商品及勞務来看,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基于國際結算,國際貿易融資也隨之不斷的完善發展。
貿易融資的起源在國外,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巴比倫時期,而貿易融資的興起則到了歐洲大陸。随着銀行業、票據化等金融體系的逐步完善,有关國際貿易融資內容的各項研究也開始豐富起来。例如,巴塞爾協議對貿易融資的內容進行了定義,出現了偏重于自償性的貿易融資理論、主導結構性的貿易融資理論以及供應鏈角度的貿易理論。
融資業務
1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相關概念界定
1)根據《巴塞爾協議》(2004-6)的定義[1],貿易融資是指在商品交易的過程中,運用結構性的短期融資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貨、預付款、應收貨款等資產進行的融資。國際貿易融資(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是圍繞國際貿易結算的各個環節所發生的資金和信用的融通活動。
2)自償性貿易融資理論。自償性貿易融資是指銀行提供的所有貿易融資都存在未來自動償付融資的預期[2]。該理論是由西歐商業銀行興起,提出離不開商業銀行的業務實施,其觀點逐步被銀行業的從業人員普遍接受。意味著只要能够確保貿易主體和貿易背景的真實可靠,在控制好貨物流的基礎上,相關的商業銀行操作風險就變得容易控制。銀行業普遍認同的觀點直到最新版本的巴塞爾協議中才上升為理論。
3)結構性貿易融資。結構性貿易融資是指銀行為商品的出口商以其已经持有的或者未來将要持有的商品權利作為擔保,以抵押或者質押的方式發放的短期融資[3]。該理論在國外經常应用于大宗商品所處的對外貿易環節。
4)供應鏈融資。該理論是在物流管理方面的理論產生和興起的基礎上,發展起来的一種新型融資模式,其核心是把整個貿易過程的供應鏈作為一個整體来看待。商業銀行從同一貿易活動中的核心企業著手,將其作為突破口,然后逐步擴展業務范圍,直至可以覆蓋所有的上下游企業。從這個意義上来說,該理論更適合商業銀行對國際貿易活動中活躍的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2 國際貿易融資產品
國際貿易融資產品是跟隨國際結算過程逐步衍生發展而來。國際貿易結算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信用證、托收和匯款。在對外貿易活動中,根據貿易双方主體的不同,可劃分為買方融資和賣方融資。據此得出國際貿易融資的產品儲備主要分類,詳見第44頁表1。
3國際貿易融資的特点
與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對比,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在眾多信貸產品中有着獨具一格的特征。貿易融資不僅體现在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中,而且產生的收益更多地表现在中間業務方面。詳細来说,國際貿
易融資具有其他信貸無法比擬的自身優勢。
1)自償性。貿易融資通常把貿易環節所產生的銷售收入作為第一還款來源,融資額度的核定應根據貿易循環的資金需求以及企業自有資金的比例确定,融資期限嚴格與貿易周期相匹配,以保證貿易融資的資金專款專用[4]。也就是說,金融機構向進出口商發放貿易融資之后,自然而然地將此次貿易項下預期可得到的******流入作為歸還貿易融資的第一来源。例如,海運提單是國際貿易中經常使用的物權憑證,在貿易融資案例中,借款人一旦出現了償債風險,只要確保貨物價值真實存在,商業銀行就可以凭借單據來有效控制貨權,這無疑為貿易融資增加了一道天然的保護屏障。
2)資金封閉管理。貿易融資中所指的資金封閉管理,是指商業銀行根據對外貿易中的參與主體提供的單據,按照交易所導向的資金流動方向和渠道,限制融資資金只能沿着貿易鏈條流動,從而最大限度保證貨物銷售后,收到的貨款可直接用于歸還融資款項。
3)業務周期短。本文提到的業務周期短是指貿易融資特点有兩層含義:一是融資資金周轉期限短。随着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任何貨物到達世界各地所需要的運輸時間縮短了,而貿易融資的資金融通功能主要使用在商品的流通環節。在對外貿易活動中,所涉及的貨物流轉完畢或者資金結算完畢,相對應的貿易融資業務也就結束了。二是融資業務審批流程短。貿易融資的基礎是依靠交易中的貨物或者勞務在流轉之后帶來的收入作為還款來源,從銀行能否放貸的角度来说,借款人的資信情況從決定性因素轉為輔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商業銀行業務審批的效率。
4)產品設計個性化。貿易融資通常根據企業的实际貿易活動,因地制宜精心打造,技術含量相對較高,且具有豐富的創新特点。貿易融資既可以站在出口商的角度,以出口業務的應收賬款為切入點;又可以站在進口商的角度,為進口商的應付賬款提供可追索或不可追索、直接或間接的融資。此外,在实际应用當中,每一個貿易融資產品并非各自為陣,以產品組合方式的實踐更為普遍和廣泛。
4 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現況及問題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注重的是融資方第一還款資金的來源,重點是交易發生過程中,對于貨物和資金的有效把控。其本質特征包含貿易融資業務對金融機構轉變發展模式和盈利增長方式兩個方面,具有极其深遠的意義。
1)傳統的信貸業務無法比擬。《巴塞爾協議》被銀行業尊為的銀行的“基本法”,根據協議規定,為提高金融機構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商業銀行必須上調資本金比率。意味著商業銀行必須提高資本充足率,強化資本監管。在這條紅線之下,商業銀行如何利用手中有限的資本,來獲取最大的經營利潤,是現階段商業銀行面臨的并且亟待解決的問題。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與貿易相關的短期或有負債的風險資本占用為20%,信用保險項下融資的風險資本為零。在金融機構的实际操作中,可以看出貿易融資業務僅占用銀行20%的風險資產,卻能够給商業銀行創造出极大的利潤空間。其優勢是傳統的信貸業務所無法比擬的。
有關論文范文主題研究: | 關于融資業務論文范文數據庫 | 大學生適用: | 5000字專科論文 |
---|---|---|---|
相關參考文獻下載數量: | 92 | 寫作解決問題: | 如何怎么撰寫 |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 論文模板、論文選題 | 職稱論文適用: | 期刊發表、中級職稱 |
所屬大學生專業類別: | 什么是理財融資業務科目 | 論文題目推薦度: | 優秀融資業務選題 |
2)有效控制商業銀行貿易融資風險。貿易融資業務基于買賣双方的貨物或勞務的交易過程而產生。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部門可充分關注借款人的物流、******流,通过借助海關等國家機關與政府部門,對貿易主體的信息掌握得更為全面和深入。另外,鉴于貿易融資業務具有業務流轉快、周轉頻率高等屬性,使得風險成為國際貿易中最關注和最緊要的因素。而該業務的實施有助于金融機構及時抓住貿易融資業務機會,有利于銀行在發現風險情況時及時退出,有效地控制商業銀行貿易融資風險。
3)有助于商業銀行開辟新的資產市場、優化信貸結構。傳統信貸業務市場中具有雄厚資金鏈條、完整生產規模、寬闊發展前景的優質企業和優質項目是眾多商業銀行搶占的業務領域。但是經過多年的業務發展和擴張,好企業、好項目非常有限,市場分割已基本定型,若打破這種壁壘就會造成銀行業自身的內耗。改革開放以来,國家進出口總額逐年增高,貿易融資業務在貿易活動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活躍度逐漸提升,市場機會也紛至沓來,無疑為商業銀行開辟了新的資產市場。在擴充商業銀行信貸產品體系的同时,對于商業銀行構建自身品牌形象、打造世界地位至關重要。多年以来,流動資金貸款用途跟蹤難、風險監控難已经成為各大商業銀行壞賬、呆賬形成的重災區。因此,通过發放貿易融資,逐步轉化傳統意義的資產業務,可使金融機構資產結構更為合理,促進了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風險把控。
4)可以基于貿易方向尋找商業銀行潛在的優質客戶群體。貿易融資基于供應鏈上下游的交易對手信息,對整條供應鏈進行分析,最先進入商業銀行營銷重點目標的是擁有良好財務狀況、高信用等級的大型企業,上述企業不會單獨在市場貿易環節中,而是居于一條貿易鏈條的******,在大型企業的周圍聚集著更多的上下游企業,這些與大型企業擁有穩定供銷關系的上下游企業是商業銀行戰略轉型后最大的客戶群體。以大型企業作為突破口,輻射整個貿易關系網絡上的中小企業,可以卓有成效地推動商業銀行進行鏈條式、網絡式的客戶挖掘,使得營銷成果呈倍數增長。總之,大力推進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發展,對于商業銀行業務結構優化以及客戶實力提升意義重大。
5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存在的機遇
近年來我國銀行業發展速度空前,國內各中小銀行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壯大,在傳統信貸業務這塊規模基本成型的市場中爭相分得一杯羹,使該領域的競爭愈演愈烈,各家銀行紛紛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商業銀行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便應運而生。不可否認,商業銀行在急劇增長的對外進出口貿易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國際貿易融資取得了空前的發展成果,但是銀行不可一葉障目,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
1)貿易融資產品亟待創新,與客戶需求契合度不高。當前,商業銀行普遍存在負債產品類型與客戶日新月異的需求矛盾,無法有效地满足客戶,產品創新迫在眉睫。
2)在商業銀行目前的信貸業務中,能否擁有授信是融資的第一步。商業銀行实际操作中,一直强调企業能否新增授信或是提供足額有效擔保,還未關注貨物流、資金流。
3)受屬地限制較大,目前擁有的技術無法有效支撐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商業銀行開辦業務主要看所在地的口岸以及貿易企業的情況,在內陸地區涉及到的外貿企業不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相差較遠。
4)產品的靈活性較差,存在生搬硬套的現象。傳統的貿易融資產品大多是根據國際結算某一業務環節而設計的,在实际应用過程中,存在產品脫節、與实际不貼合的情況。
從本質上講,商業銀行所發放的貿易融資貸款貫穿于整個貿易鏈當中,提供的資金流向了具體的外貿活動,受益的主體是構成國際貿易活動的行为主體。在國際貿易融資當中,存在的兩個業務主體是貿易双方,也就是貨物或者勞務的進出口,而融資款項的第一還款來源是貨物或者勞務流動所產生的未來******流。
6 結束語
在我國經濟騰飛的大背景下,進出口額的總量增加和同比增長速度、交易双方的主體構成和需求訴求,以及所使用的國際結算方式的變化,都直接影響了貿易融資的發展。從目前的發展情況来看,貿易融資發放的主體仍然是商業銀行。從某種意義上来講,商業銀行對這項業務的重視程度越高,推廣力度越大,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速度也就越快。同样,國際貿易融資是基于國內外這兩個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金融市場而存在的,利率和匯率的波動方向直接決定著貿易融資產品的創新組合模式。
(實習編輯 戈 春)
參考范文:
專家評論
怎么寫融資業務本科論文?本文關于融資業務論文范文,可以做為相關論文參考文獻,與寫作提綱思路參考,適合不知如何寫融資和商業銀行和貿易方面的大學碩士和本科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