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論文范文,可以做為相關論文參考文獻,與寫作提綱思路參考。
【摘要】老子哲學以“道”為本,具備唯物主義精神,但又區別于絕對的物質觀。老子崇尚陰陽,《道德經》是一本充滿辯證法的偉大哲學著作,與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相得益彰。同時,老子的政治學說帶有民本思想,追求“小國寡民”的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學說的古典表達。

【關鍵詞】老子 道德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 比較
有關論文范文主題研究: | 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論文例文 | 大學生適用: | 5000字專科論文 |
---|---|---|---|
相關參考文獻下載數量: | 77 | 寫作解決問題: | 怎么寫 |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 論文模板、論文題目 | 職稱論文適用: | 技師論文、中級職稱 |
所屬大學生專業類別: | 馬克思主義1500字 | 論文題目推薦度: | 免費馬克思主義哲學選題 |
【】B
老子是我國先秦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經》是我國“第一部哲學著作”,充滿了唯物主義精神和辯證法思維。比較老子道德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分析研究二者的共通性,也是為了找到馬克思主義作為“西學”而能夠“中國化”的哲學理路及其異同。同時,通過比較研究,我們能更深刻地認識我國傳統哲學的內涵,加深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解。
“道法自然”與唯物主義
哲學研究的第一領域為“宇宙論”或“本體論”,尋求宇宙生成發展的第一動力。老子《道德經》通篇以“道”為核心概念,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世界的本原。“道”在《道德經》中出現過很多次,具有不同的含義,但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兩層內涵:
第一,“道”是世界的本源,是萬事萬物生成發展的源動力所在,是客觀存在的絕對之物。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①天地自然世界生成之前,先有了混沌之物,而這物其實就是“道”。又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②“道”作為“物質”,不是有形的固定之物,而是玄妙混沌之物。由此可見,老子的“道”帶有物質性,唯物而非唯心,從而否定了“唯心”的世界觀和“神”的存在。就這一點而言,老子的道德哲學已然從其核心與根部與馬克思主義唯物哲學相通。
馬克思主義2000字
第二,“道”是自然規律,是指導人類生活的準則和規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③“道”是自然規律,它不僅統治著自然世界(天地),也統治著人類世界,而人應該順應這種規律。又說:“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④社會的治理也應該符合“道”的規律。《道德經》第五十一章是對“道法自然”的最好闡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⑤老子告訴我們,萬物的生長是依照自然法則,而不是人的“主觀意識”。萬物皆自然而生,自然而長,自然而亡,沒有誰在背后命令,也沒有誰在背后指使,萬物皆符合“無為而為”的“道”的精神,是自發的,自生的,自為的。這“無為而為”的自發性就是自然規律,正是這自然規律使萬物生長、發育、成熟、進化。
由上分析,老子的“道論”肯定了客觀規律的根本性與重要性,肯定了客觀物質運動先于人的主觀意志,告誡人們要遵循自然客觀規律,即所謂“尊道而貴德”。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強調,物質是第一性,意識是客觀物質在頭腦中的反映,物質決定意識。同時,物質運動
2 |
參考資料:
權威點評
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論文怎么寫?本文是一篇馬克思主義2000字論文范文,可作為選題參考,可用于老子和道德經和哲學論文開題和相關職稱論文作為參考文獻資料.